蜗轮蜗杆加工是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核心部件,与蜗杆配合实现空间交错轴(通常为 90°)的动力传递,具有传动比大、运行平稳、噪音低等特点。

在了解加工工艺前,需先明确蜗轮的结构特性及其加工挑战,这是选择工艺方案的基础:
1. 蜗轮的结构与传动特性
齿形特殊:蜗轮齿面为 “包络面”,由蜗杆齿面在空间运动中包络形成,齿形曲线复杂(通常为渐开线或阿基米德螺旋线的衍生形态),无法通过简单铣削成型。
材质要求:为降低磨损、提高抗胶合能力,蜗轮通常采用青铜合金(如 ZCuSn10Pb1、ZCuSn5Pb5Zn5),硬度较低(HB 80-120),而蜗杆多为淬火钢(HRC 58-62),加工时需兼顾 “软材质高精度成型” 与 “避免刀具磨损”。
配合精度高:需与蜗杆实现 “无侧隙” 或 “微小侧隙” 配合,否则易出现传动冲击、噪音增大,因此齿距、齿形、齿圈径向跳动等精度要求严苛(通常为 IT6-IT8 级)。
2. 核心加工难点
齿面包络成型难度大,需专用设备或工装模拟蜗杆与蜗轮的啮合运动;
软质青铜易产生 “粘刀” 现象,需优化刀具材质与切削参数;
齿圈与轮毂的装配(如过盈配合、键连接)需控制同轴度,避免后续传动偏心。